作为一家财税综合服务公司,中税网集团从成立至今已经走过20年的发展历程,由最初几个人的税务代理公司,一步步发展壮大为如今的5A级税务师事务所集团公司。“无论是当初在大连创业,还是现在在全国展业,我们始终坚持这样一个发展理念和奋斗目标:为客户需求服务,用创新赢取市场,力争成为中国财税界的综合服务领军品牌。”徐兆宏说。
“为客户需求服务”,这是一个问题吗?“是个问题,而且是注税行业的大问题。”徐兆宏说。为什么国家税务总局要求规范涉税鉴证的通知一出来,就有很多人担忧?因为目前国内的财税服务市场,在严格意义上还不能称之为市场,对于大多数财税服务企业而言,支撑其收入的主业还局限在涉税鉴证上,许多事务所与企业的服务关系仅靠着一纸文件,甚至政府权力来维系,并不能满足客户的真正需求。一旦政府开始规范行业管理,这些事务所注定会生存困难,注定会被市场抛弃。“不能满足客户真正需求的服务不能称之为服务,不能称之为服务的市场一定是伪市场。因此,能不能‘为客户需求服务’是注税行业必须解决的大问题。”徐兆宏表示。
在多年的财税服务中,徐兆宏发现,纳税人最关心的也是最需要的服务,并不是要求税务师为他办理多少税收事务,也不是要求省下多少税款,而是希望借助税务师的帮助,最大程度降低和防范企业的财税风险。比如,如何顺应财务一体化融合管理的趋势?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财税政策?如何科学合理地规避财务风险?这些都是众多企业决策层无法逃避的问题。可以说,企业经营中的财税管控水平与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
具体来说,企业的税务风险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二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足税收优惠政策,多缴纳了税款,承担了不必要的税收负担。因此,作为注税行业,作为税务师事务所,只要能紧紧围绕企业的上述需求,为企业打造和提供最满意、最贴心的服务产品,活下来不是问题。
有了服务产品,还要有服务市场。目前国内注税行业有5200多家事务所,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那么,国内的财税服务市场到底有多大?能养活这么多从业人员吗?凭着对这个行业超过20年的观察和了解,徐兆宏坦言对此非常有信心。他认为,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财税服务市场。第一,中国拥有5780万家企业,以目前热度最高的教育培训市场为例,将该领域前三名的市场份额加起来,接受过培训的企业只有500万家,还不及10%。这说明目前财税服务市场集中度并不算很高,潜在的教育培训需求非常巨大。第二,去年全国的企业财税人员数量虽然高达2000万,但高端人才严重缺乏。其中,普通会计占67%,中层管理者占28%,高端管理者占5%。处于底端的企业普通财税管理人员对专业咨询、继续教育有着极强的意愿,注税行业的教育培训市场还有广阔空间。
注税行业能活下来不是目的,关键是要活得好。那么税务师事务所如何才能活得好?徐兆宏用三个字来回答:“靠创新。”他介绍,中税网的20年,是持续创新的20年。这种创新,既体现在服务产品上,也体现在服务模式上,还体现在服务渠道上。比如,利用迅猛发展的移动互联网,中税网今年先人一步推出了《财税微课程》、《财税掌中宝——酷学派》等一系列新产品,实现了在服务渠道和服务产品上的创新。又如,面对企业集团化发展趋势,中税网在集团公司内部建立了全国统一的执业标准、统一的专业咨询服务流程、统一的质量控制、统一的信息技术应用平台,实现了高度专业化、高度标准化、高度品牌化的“三高”服务。下一步,中税网还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手段,在财税服务领域推出专业数据咨询服务、专业数据资讯服务、专业知识库服务、专业互助服务、专业在线培训服务五位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争取在不久的将来,把中税网打造成为国内最专业的全产业链综合服务提供商,为客户带去前所未有服务体验。
徐兆宏最后表示,经过了20年的市场洗礼与沉淀的中税网集团,较昔日已更加成熟,对于服务模式的创新亦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他坚信,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变革,不在于一句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只有如此才会不断发展与进步,才有能力与实力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屹立不倒,始终以新的“面孔”应对市场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