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勇 本报记者 张剀 |
|
王先生10年前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一家颇具实力的税务师事务所工作。在工作的3年内,王先生先后取得了注册税务师和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感觉“翅膀硬了”的王先生觉得,很有必要到普华、德勤、安永、毕马威这四大知名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统称“四大”)去一展拳脚。历经过五关斩六将,王先生如愿以偿地加入了普华永道。然而,如今已经成为高级经理的王先生又想着“杀回来”了。因为他感觉现在内资会计师事务所和税务师事务所(以下统称内资所)的发展态势都特别好,利用在“四大”积累的经验,回到内资所工作实现自身的价值,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现在我身边有这想法的人越来越多。”王先生说。 很长一段时间,很多财税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都把进“四大”工作当做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几年前,记者在北京、上海、大连等地采访时,经常在“四大”的校园招聘会现场看到人山人海的情景。有时候就连阶梯教室的过道里都站满了人。现在,“四大”的吸引力虽然仍很强,但是内资所的吸引力也在逐渐增强。“最近几年,每次我们招聘新人,前来应聘的名牌大学毕业生和‘四大’业务骨干的简历就会堆满我的办公桌。”国内某知名税务师事务所的一位合伙人说。 大连市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主任曲军告诉记者,“四大”招聘的人才大多以外语人才为主,比较看重有海外留学背景或取得国际审计师、会计师资质的人才。因为他们的客户有很多是跨国公司和合资公司,因此对外语水平要求高。而内资所的服务对象大多是内资企业,对外语人才需求不多,但对会计、税收专业的人需求较多。不同的人才选拔标准和企业文化,必然造就不同的人才及不同的工作环境。因此,自己更适合“四大”还是适合内资所,很多人自己就有一个选择。 对于曲军的说法,北京一家知名税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非常赞同。他说,内资所吸引力增强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和注册税务师行业的整体实力都比以往显著增强了,大而强的内资所越来越多,吸引力也越来越大。但是,并不是每个内资所都有能力接收来自“四大”的人才。“因为他们往往对薪资的要求很高,高端业务少、综合实力不强的内资所是‘接不住’的。”这位合伙人说。 “内资所要想更具有人才吸引力,还必须苦练内功。”大连信永中和税务师事务所高级经理安光胜说。他认为,在选择人才上,要建立一套较为规范的人才选拔标准,在注重人才业务能力的同时,也要更加注重人才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培训上,要建立强大的培训体系,对初级人员要注重业务方面的培训,对业务骨干应加强沟通能力、项目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的培训;在制定晋升制度时,要给员工足够的晋升预期,让每个人对薪酬增长都要有期待;在企业文化建设上,要大力营造尊重文化,尊重每个人的特点,使其发挥能动性;在内部治理上,要把每一个员工都看做潜在的合伙人,不断激发他们的活力,增强事务所的凝聚力。 大连睿智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白乃君原来就职于德勤,现在自己开公司。她跳槽的原因,是因为她觉得“自己干更有利于个人理想的实现”。从记者采访的情况看,有着白乃君类似职业经历和想法的人很多。结合自身的切身体会,白乃君认为,内资所虽然对人才的吸引力在增强,但仍需要在内部管理、风险控制上提高水平。“目前很多事务所热衷‘强强联合’,这不失为一条很好的发展道路,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才,但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提升统一管理的水平,让企业呈现出良性发展的态势,从而真正留住人才。”白乃君说。 |